《礼乐中国》。图片来源:浙江文艺出版社供图
作为历史学者,彭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传播礼乐文化。他希望通过礼乐,树立国人的文化自尊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律。
接着,彭林阐释了“礼”和“乐”的内涵和关联。
《礼记》说:“礼也者,理也。” 礼,是贯穿万物之理的规范。理无处不在,礼亦无处不在。鞠躬、作揖这些外在形式只是礼的细枝末节。
《管子·牧民》说: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” 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的水平,不愁吃穿了,就会追求精神层面的发展,讲究礼节,明辨荣辱,使自己的生活更有品质。
中国文化以“人”为中心,以人如何通过修身,从一个动物学意义上的人成长为道德意义上的完人,作为人生的必修课。礼是做人的规范,所以这一过程,是借由学礼、践行礼来完成的。
和“礼”一样,“乐”也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。中国古人将今人所说的“音乐”,拆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,分别称之为声、音、乐。其中“乐”是最高层次,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,正所谓“德音之谓乐”。
儒家修身的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,其大要则包括内与外两个方面。所谓内,是懂得用思想纯正、风格典雅、中正平和,具有道德教化作用的雅乐陶冶心性,养心怡情。所谓外,是懂得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,消除戾气,拒绝粗俗,懂得遵守社会秩序,尊重他人,与人为善,谈吐典雅,涵养德性,变化气质。
礼以修身,乐以化心。礼乐双修,就是内外兼修。“礼乐皆得,谓之有德”,彬彬然有君子之风。
最后,彭林分享了古今两个礼乐小故事,提出没有经过礼乐熏陶的人生,是不完美的人生。
据介绍,《礼乐中国》兼具通俗性与专业性,全书精选《礼记》《论语》《左传》等典籍中有关礼乐文化的格言名句100余句,每句礼乐格言下皆有译注和析义。
此外,书中还配有许多与礼乐文化相关的图片,进一步丰富了全书的内容。彩插中的礼仪复原图实属珍贵,由彭林教授独家授权,来源于其课题项目。根据《周礼》《仪礼》《礼记》等古籍中对于古代礼仪和音乐的文字记述,彭林教授团队对古代礼仪进行了复原,如《周代婚礼夫妇对食礼仪复原图》等。(完)
巴西国家权力机构发表联合声明 谴责示威者冲击事件****** 巴西总统、国会、联邦最高法院当地时间9日发表联合声明,谴责日前发生的前总统博索纳罗支持者强闯国家权力机构事件,表示国家权力机构将团结一致,依照法律采取相关措施。 这份联合声明是巴西总统卢拉、联邦最高法院院长韦伯、国会众议长利拉和代理参议长多雷戈9日上午举行会谈后发表的。声明说,巴西国家权力机构作为民主和1988年宪法的维护者,决不接受8日下午发生在巴西利亚的“恐怖主义、野蛮破坏、犯罪和煽动政变行为”。 声明说,巴西主要国家权力机构将团结一致,并依照法律采取相关措施。声明同时呼吁巴西社会保持平静,以捍卫国家和平与民主。 数千名博索纳罗支持者8日强闯位于首都巴西利亚的巴西国会、联邦最高法院和总统府等国家权力机构所在地,并与军警发生冲突。(总台记者 雷湘平)
|